发布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1日 09:52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与新路径
——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综述
曹丽萍 邹丽丽 周玉清
摘要:2023年7月3—6日,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来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用人单位、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研究咨询机构和教育服务支撑机构等领域的代表就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成长成才、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发展、学位授权审核与学位授权点建设、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共育卓越工程人才以及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代表认为,面对新挑战、新形势,应坚持“四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有效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深化并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与智慧治理。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强国;拔尖创新人才;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曹丽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北京 100081;邹丽丽,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周玉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副编审,北京 100081。
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以下简称“大会”)于2023年7月3—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顺利召开。大会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等多家单位联合协办。
大会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表述统筹部署要求,确定主题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来自全国近700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用人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的100多位院士、高校书记校长及3000余位代表,围绕“坚持‘四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有效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与教育智慧治理,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六大板块、十八个主题,就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助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一、坚持“四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四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目标和必然要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开幕式的视频致辞中指出,深入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使命与实践经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首先要明晰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提出,博士生群体中的思政教育范式缺失、社会责任感不足、科研功利心态严重等问题亟须解决。大连理工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张远航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精准衔接“大思政”工作体系、深度融入研究生教育体系并主动支撑教育强国战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志认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两大重要使命:一是要守底线,即确保研究生健康成长、学校安全稳定;二是要树高线,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研究生政治道德、社会公德与个人私德。他指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两大问题落脚在“研究生思政特质性的把握”以及“研究生思政队伍是否胜任”两个方面。
在实践方面,各高校探索建构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作为最早探索“导学思政”的高校,清华大学将“导学思政”拓展到社区、咖啡馆、食堂等非教学场所,举办“导学早餐”特色交流活动,在社区的小天地引导研究生“立大志、升格局、思创新”,举办“研传身教”研究生教育系列微沙龙。南京大学副校长王振林提出,南京大学遵循党委领导、研工指导、院系负责、导师育人的工作思路,在学生端搭建成长成才综合平台、导学端加强实验室与课题组育人,导师端加强思政育人协同,构建了研究生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宋保亮介绍了武汉大学通过“三全育人”提升研究生德育能力的积极探索。他指出,武汉大学通过抓实“关键课程”,统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盘棋”;通过落实“第一责任”,造就了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吴疆鄂提出,华中科技大学从构建导学思政保障体系的思路出发,设置“一站式”社区导学交流空间,建立导学“树洞”投稿、导学热线咨询机制、导学问题预警机制、导学矛盾调解机制、“导?辅?生”常态化交流机制。
2.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路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健强在分享科技小院故事时提及,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平台缺乏、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方法缺乏以及产教融合机制缺乏是科技小院模式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浙江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冯昊青在儒家传统的“即身德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间建立关联。他认为,儒家传统的即身德育思想中的“将德性交还己身,将道德融于生活,将德育视作修行的态度”,能够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传统智慧借鉴。
在实践层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指出,华中科技大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起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学校层面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院系层面以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教师层面以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职责。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认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为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张皮”问题,四川大学从研究生教育的特性出发,构建了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
二、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学科专业调整
学科、专业作为高校建设发展的基本单元和基本载体,其规模、结构、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实力,同时也是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1]。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栾宗涛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大力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1.学科专业调整的时代诉求
政治逻辑、市场逻辑以及学术逻辑的三重耦合规定了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的目标、依据、动力和着力点。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建设高校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积极回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2]。由此可见,立足“四个面向”,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在。由此,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南生认为,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是中央的新要求、新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学位点建设的新方向以及国际竞争的新挑战。
2.学科与学位点的关系
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相辅相成。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顶明与南京邮电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主任刘芫健一致认为,学科是学位点的前提与基础,学科决定学位点的基本形式,学科水平决定学位点的水平;而学位点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学位点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学位点是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3.学科专业调整的现实问题与经验总结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栾宗涛副司长强调,高校要在正确把握更新内涵与跟风扩张的关系、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关系以及机制建设与资源驱动的关系三对关系基础上,加强学科建设。
杨卫院士指出,目前我国学科专业调整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三点现实问题:一是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一些关键学科难以及时跟上;二是盲目跟风设置热门专业、交叉学科;三是学科专业目录修订时间过长,难以及时回应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王顶明教授指出,当前我国学位点布局存在存量结构调整动力不足、增量结构调整作用有限,学科专业建设同质化、交叉学科发展有待加强,学位点水平有待提高,需求非理性化和利益化,单位内部学科结构优化缺少有效机制,区域统筹作用发挥还不够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仍需创新等诸多现实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南生则立足本校情况,指出高校学位点建设和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还不够,办学资源尚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现象。
服务国家需求、迈向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成为高校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的基本路线。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提出,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清华大学遵循“发挥工科优势特色、促进学科融合”的思路,实现了理科、医科、人文社科与工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造了诸如先进材料、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在内的一系列优势特色学科集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始终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依托“理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模式,重点建设原子核物理、技术物理、应用数学和电子计算机、力学与力学工程等传统优势院系。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学科交叉作为学科建设的根基。比如,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指导思想,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聚焦于微观尺度科学的重要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秉持“基础科学率先一流,新工科、新医学跨越发展,管理人文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原则,瞄准量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为国家抢占科技制高点做出重要贡献。石河子大学校长代斌指出,石河子大学基于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构建了“一体系 两平台 四工程”学科建设格局,强化了优势学科,升级改造了传统学科,建强了基础急需学科,布局了新兴学科,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与差异化特色发展。
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指出,自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以来,我国部署开展了集成电路等21个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快培养国家重点领域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课题。
1.高层次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培养路径
何为高层次人才?洪大用司长指出,未来我国要继续强化关键领域人才培养,如基础研究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等。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惠琴认为,高层次人才包括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关键技术领域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以及研究生教育人才。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耿有权指出,高层次人才即战略人才,涵盖国家战略需要的各类高端创新人才,包括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与此相关,高层次人才应具备何种素质?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前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强调,研究生教育阶段应重点关注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培育、国情教育与三观教育,研究生应具备科学精神、理性批判思维和计算思维。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应重点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激发研究生自由探索的意识与能力,构建科技创新空间,以此来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
杨卫院士聚焦国民教育的最高端,提出了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一是以社会发展目标确定规模增长,将博士生教育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二是以社会需求变化牵引结构演变,博士生教育结构演变需以导师队伍结构为基础、以意愿结构为动力、以需求结构为牵引。三是以经费统筹推动投入的增长,以国家投入为基础、以学校投入为导向、以导师投入为增量,改善博士生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四是以又红又专推动思政生根,通过开展研究生学风教育、推行德育导师制、开设科技伦理学课程提升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五是以导师责任制推动良性导学关系的建立,通过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的融通、开展“四有导师”培训、实行导师全面责任制等途径解决师生关系中的矛盾。六是以分类标准推动质量提升,按照不同类型(学术型、专业型)制定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标准,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七是以刚柔结合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解决博士生教育管理体制统得过多与监管不足的问题。八是以二元结构推动产教联合,提升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科教、产教融合水平。
在实践层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马丁认为,医学院的培养重心应该转移到培养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临床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对此,他提出了医学人才培养的“三分之一模式”,即从优秀硕士生中选三分之一读博,优选三分之一的博士留校或者做博士后,进而更快速地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副院长崔爽对“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问题给出了方案。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二是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方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三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创新卓越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四是以提升质量内涵为方向,完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五是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引领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院分院常务副院长董艳指出,上海交通大学以“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为核心目标,建立专业学位博士生“实践与研究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以临床特征为核心的考核评价,建立同质化培养的组织体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提出,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服务需求、质量导向、示范引领、自主创新原则,且必须依靠战略创新团队、重大科研项目、国内重点平台、国际合作中心的协同支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探索“情怀塑造,三链融通”下的农科研究生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打造“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的创新链,构建“招?培?就”一体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链,强化现代农业发展产业链,扎根中国大地办农科研究生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洪军介绍了“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模式,即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国际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制定了本硕博贯通、校企联合、按需分类的不同培养方案,实现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应用实践型人才、国际化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慧指出,为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优化招生选拔机制,推进统筹选拔、贯通培养试点改革和博士生长学制学习方式;为激发学科交叉育人功能,学校依托7个多学科交叉卓越中心,探索“会聚式”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为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自2018年起实施“博士研究生学术新星培养计划”,引入班级化管理机制、小组制培养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介绍,为培养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学校以学科交叉中心为载体,设置管理委员会,采用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沈毅介绍了本校航天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教育理念,以教育部、国防科工部门和科技部重点研究领域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建立了“主导师 多学科团队”面向工程应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融航天精神传承于工程创新实践”的感悟式德才并举的教育方法,创立了宽口径培养、自主创新实践、跨学科协作“三位一体”的航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产教融合培育卓越工程人才的实践探索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3]。产教融合是连接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渠道,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需要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破解实践创新难题。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环节,是推进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提到,清华大学培养卓越工程师,重点探索创新学院架构与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能,协同企业、院校共同构建分工协作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在改革创新中提高发展质量,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可堪大任、追求卓越的高层次人才。同济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部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蔡三发介绍了同济大学对于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和探索,学校通过创新工程教育,创建了环同济大学知识经济圈的“城校共生”体系,与头部企业合作开展重大工程项目,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文交流”三位一体的国际联培育人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工程人才,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智力支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处处长吴江浩指出,为打破体制机制藩篱、育人环节趋同、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等现实瓶颈,学校通过改革体制机制,重构“校企关联”,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以及系统性、紧耦合、常态化的校企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围绕关键领域,坚持项目牵引”重组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构建起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创新招生形式、变革导师选择、革新授课方式、增强工程实践的方式将产教融合贯穿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
华为公司物联网专业架构师魏彪介绍了华为ICT学院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华为公司协同高校教师按照专业课程体系规划,编写了融入华为公司技术和实践的专业系列教材,打造了高校、出版社、华为公司协同开发的ICT学院教材体系。同时,公司支撑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创业孵化、教师把握前沿,树立起“产教融合、校企互赢”的典范。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院长李国华介绍了集团的做法,为建立校企协同高质量管理的联合培养体系,大唐集团构建了“集团党组领导、工作专班推动、培养单位实施”的组织系统,形成了“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打造了“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校企合作体系。推动了校企融合,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产教脱节问题,有效构建了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生态。
3.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也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赵沁平院士开宗明义地指出,我国未能产生学术大师、思想人文大师、科学技术大师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引领型科技文化。创新引领型科技文化是创新型国家的灵魂因素,要成为科技强国、产生科技大师、成为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改变以往跟踪追赶型的科技文化,逐步培育起创新引领型科技文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科主任委员、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理事长詹启敏指出,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首先要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通过现实需要的“实”推动基础研究的“虚”;要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坐住坐稳“冷板凳”;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完善的竞争性支持与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
深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既符合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契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朱慧副书记指出,为全面深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浙江大学构建了“基于创新的创业(IBE)”教育生态系统。该模式以“产学研用”相结合、分层次分类别教育、面向卓越的创新、创新驱动的创业为核心内容,以文化熏陶、理念引领、榜样示范和机制保障为四大支撑,真正实现了思政教育、科技创新、教育教学以及产业需求与研究生创新创业融合。洪军副校长在讲话中提出,西安交通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构建与研究生培养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学术志趣、创新创业思维与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了“政产学研经多要素融合、校内外资源整合联动、多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四、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有效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当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培养处副处长刘帅指出,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要素。
1.导师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朱志武从“导师多维度指导能力提升”的思路出发,提出应从“导研、导学、导言、导行、导心”的“五位一体”理念及多维度出发,从研究生培养内容视角,建立导师指导能力矩阵,构建集科研维度、教学维度、表达维度、行规维度、身心维度为一体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新模式,以切实保障研究生在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质量,提升导师指导能力与指导效率。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康指出,西安理工大学从2017年开始,拓宽导师遴选范围,有协助指导博士生或硕士生经历,且有国家在研项目2项的副教授可申请当博导:有协助指导硕士生经历,且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讲师/博士可申请当硕导。
2.导学关系矛盾冲突及解决对策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锋亮指出,导学关系是影响研究生学业进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导学矛盾主要表现在导师投入精力减少、导师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科研成果归属方面发生纠纷、研究生沦为导师的雇工甚至导师对研究生性骚扰等方面。对此,吴疆鄂副主任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存在的需求与期望不对等、情感互动缺失、导学思政意识不足等问题是造成导学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重庆大学校长助理李英民也提出,从属型(传统“师徒”)、雇佣型(“老板”与“员工”)、撒手型(有师无导)等异化的导学关系严重阻碍了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赵康院长指出,地方工科院校导学关系中存在导师过于严厉、不能因材施教、研究生学习与科研能力弱、导师投入不足、研究生创新性不够等问题。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荣祥指出,为应对导学矛盾,浙江大学基于理论和实践建立了导学共同体。首先,健全导学发展协调机制。学校成立导学工作领导小组,服务和谐导学关系建设,健全预警、调查、分析、研判、处理机制,明确导学关系处理流程。其次,开发“典学”APP,打造集导学互动、信息共享、资源存储、团队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导学育人空间。最后,评建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弘扬“尊师爱生好、教学相长好、同学互助好、文化传创好、团队发展好”的导学文化。
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与教育智慧治理
洪大用司长在报告中强调,我们要提升建成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行动自强。从完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完善研究生教育的治理等方面展开行动,推动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步伐的切实迈进。可见,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提升研究生教育治理能力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关键事项。
1.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
研究生教育评价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评价理念方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范海林强调,要用贡献的尺子衡量高校,加强应用性评价,扭转“重学术轻贡献”的倾向。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面,范海林主任提出,国家将探索推动新征程高等教育评价的改革创新。比如,首设重大工程应用指标、突出对世界顶级成果的考察等。同时,以“优中选优”为原则,构建包含前沿水平、研究难度、研究态度、成果水平等在内的指标体系,识别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刘帅副处长指出,必须坚持分类评价。她介绍,教育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于分类制订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阅标准,完善学位论文评阅答辩信息公开制度,改进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完善分类评议要素和实施程序。在评价技术方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副处长高怀雁指出,大数据、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的新选择。在教育评价方面,传统依赖数据填报的评估评价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评估评价精神,急需借助大数据支撑,推动评估向数字化、常态化监测和诊断转变。
作为第三方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研究经理张琳指出,应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分类评价、全过程评价以及常态监测等研究生教育评价理念。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做到生源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相结合。在评价主体方面,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研究生的自身发展、研究生导师培养、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导向等。中国知网科研评价事业部总经理肖洪主张,应以质量、公平为基础,设计严格的成果参评资格要求、推进完善质量导向的代表作评价制度、定量定性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及追求卓越与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2.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的可为、难为与应为
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包括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研究生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在教育领域的贯彻与推进,是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路径。洪大用司长在题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治理能力受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
第一,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认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认为,在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历史交汇期,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研究生教育规模巨大的现状。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亟须变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忠升强调,管理完不成的任务,只能交给治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春林指出,我国研究生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要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构建科学完善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体系意义重大。
第二,研究生教育治理的问题审视。步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时空境遇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研究生教育治理突出了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4]。王战军主任指出,研究生教育治理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组织管理层面,条块分割多、系统管理少;二是资源配置方面,经验导向多、科学决策少;三是绩效评价方面,事后评价多,过程监测少;四是运行管理方面,数字化起步晚,智能化缺位。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姚志友基于系统化视角,强调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过程中,存在服务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与行业、产业的紧密结合仍需进一步加强,农科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还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李春林副院长则从内部治理视角,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未能有效统筹多元主体力量,内部质量治理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内部质量治理常态化机制尚未健全,内部质量治理保障措施有待落实落细。
第三,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因应之策。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高质量导向,树立系统思维,实现综合治理。对此,赵忠升副秘书长提出,要实现治理观念、结构、制度、技术、文化、生态等维度的现代化。具体来看,一是实现观念转变,即研究生教育工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币两面;二是实现结构调整,即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向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转变;三是实现制度革新,将管理重心从加强全过程管理向完善全主体治理转变;四是技术升级,即从依托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向依托教育治理互动平台转变;五是实现文化交融,即建立多方主体参与、多种价值诉求融合创新的研教模式;六是实现生态和谐,即规模大、要求高、需求急与内涵式、高质量张弛共济。在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实践方面,西北工业大学构建了“三四四”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长效机制,即以学生成长、数据治理、资源优化为三中心,坚持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四原则,创新质量治理协同、评价、监督、改进四机制。南京农业大学则基于系统论视角,在广义上将教育治理体系视为一个多主体、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构系统,关涉教育治理目标、制度规范、组织管理、治理机制创新的紧密相连,引导和规范多元责任主体协同参与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建设。具体来看,一是探索结构上的耦合,即建立“一核多元”的系统治理共同体;二是推动过程上的调适,即适应治理情境变化、提升组织治理能力;三是完善功能上的融合,即建立形塑需求导向的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梁传杰.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 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2): 1-9. [2]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研[2022] 1号[A/OL]. (2022-01-29) [2023-07-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 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06.html. [3] 中国政府网. 习近平出席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21-09-28) [2023-07-09]. https://www.gov.cn/ xinwen/2021-09/28/content_5639868.htm. [4] 卢勃, 刘邦卫, 鲁伟伟, 等. 从管理到治理: 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四维建构[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2): 61-65.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年第8期) |